蘿蔔與棍子的戰爭?花蓮的新聞現象。
作者:邱顯明
搞政治的,據說都會運用媒體打新聞戰,這無可厚非,只要新聞性夠,就是不操作,記者也會聞聲而至。政治新聞最特殊的莫如花蓮縣,凡涉及縣長就有針對性,尤其是兩家地方媒體,對首長新聞報導角度,南轅北轍到被人認為有強烈針對性。
一家歴史悠久的報紙,對縣長報導都是正面的,報紙上,完全淨化;只有縣長施政,看不到外間或民意代表的批評。這家報紙,固定時間,會出類似縣政報導的專刊,說些官方所做對民眾有利的政策報導。這種廣編特輯透過郵局每一家戶分送,發送率很高,是一大特色。
另一家常在版面上,報導和另一家角度完全相反的新聞,凡對官方批評,會加重報導份量,在民意代表批評縣長時,還會大幅處理。最近一次理想大地的議題引起注意時,這家報紙也出專刊,以斗大的字詳細報導,並罕見地發送到全縣各鄉鎮,很像選舉文宣。
新聞媒體可能各有立場,一般都是對各別新聞角度上有所不同,反差應該不會太大,花蓮縣這兩家地方媒體對花蓮縣長的新聞針鋒相對,在台灣地方新聞史上,也算精彩少見。
新聞當然有幕後,其中涉及的恩怨情仇,據說十分精彩。總之媒體會演變到壁壘分明,與官方的棍子、蘿蔔政策決定有關,有媒體挨棍子,有媒體得蘿蔔,如獲里鄰長報發送特許就是一例。棍子與蘿蔔過去很有用,進入數位時代後,效力已經差很多,但這樣幹,卻也讓某些媒體「幹」個不停!
另一方面,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蕭美琴,在花蓮南區請退休警務人員當助理;ˇ縣長妻子,國民黨籍立委徐榛蔚,最近也在花蓮南區,另請一位退休警務人員當助理。兩位立委在地方上競爭激烈,助理都在同一地區從警界退休,人脈相差不多,雖私交仍在,各為其主,但針對性也很強,也引起地方人士議論。
搞政治的,據說都會運用媒體打新聞戰,這無可厚非,只要新聞性夠,就是不操作,記者也會聞聲而至。政治新聞最特殊的莫如花蓮縣,凡涉及縣長就有針對性,尤其是兩家地方媒體,對首長新聞報導角度,南轅北轍到被人認為有強烈針對性。
一家歴史悠久的報紙,對縣長報導都是正面的,報紙上,完全淨化;只有縣長施政,看不到外間或民意代表的批評。這家報紙,固定時間,會出類似縣政報導的專刊,說些官方所做對民眾有利的政策報導。這種廣編特輯透過郵局每一家戶分送,發送率很高,是一大特色。
另一家常在版面上,報導和另一家角度完全相反的新聞,凡對官方批評,會加重報導份量,在民意代表批評縣長時,還會大幅處理。最近一次理想大地的議題引起注意時,這家報紙也出專刊,以斗大的字詳細報導,並罕見地發送到全縣各鄉鎮,很像選舉文宣。
新聞媒體可能各有立場,一般都是對各別新聞角度上有所不同,反差應該不會太大,花蓮縣這兩家地方媒體對花蓮縣長的新聞針鋒相對,在台灣地方新聞史上,也算精彩少見。
新聞當然有幕後,其中涉及的恩怨情仇,據說十分精彩。總之媒體會演變到壁壘分明,與官方的棍子、蘿蔔政策決定有關,有媒體挨棍子,有媒體得蘿蔔,如獲里鄰長報發送特許就是一例。棍子與蘿蔔過去很有用,進入數位時代後,效力已經差很多,但這樣幹,卻也讓某些媒體「幹」個不停!
另一方面,民進黨籍立法委員蕭美琴,在花蓮南區請退休警務人員當助理;ˇ縣長妻子,國民黨籍立委徐榛蔚,最近也在花蓮南區,另請一位退休警務人員當助理。兩位立委在地方上競爭激烈,助理都在同一地區從警界退休,人脈相差不多,雖私交仍在,各為其主,但針對性也很強,也引起地方人士議論。
-
看報紙有從非新聞角度看的嗎?在花蓮縣看新聞,有時從非新聞角度看更有趣。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文 化、
@老邱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