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返腳兩個「市中心」之一 五堵火車站和長安路
五堵長安街曾是汐止最熱鬧的街市之一,街上的長安醫院,與濟仁醫院曾是汐止最大的醫院,過去長安街上人潮往來非常熱鬧。再加上鄰近五堵火車站,是汐止中正街之外最熱鬧的老街之一。
文 / 楊淑清 照片 / 鄭維棕
五、六○年代的水返腳有兩個「市中心」,一是以汐止火車站為中心的中正老街,另一是以五堵火車站為中心的長安路。長安路很短,大抵由五堵火車站延續到長安國小,當中有三、三間雜貨舖、五金行,外加蔬果攤、豬肉攤、理髮店,便建構成簡易市集。「蚘蚋」(今「鄉長里」)以及「過溪仔」(今「保長里」)的農家,往往挑著要山上捕獲的果子狸,走上一、兩個鐘頭,來長安路販售。
五堵火車站過去留下等車的「正妹」影像。(姚添進 / 提供)
雖然位居「市中心」,長安路卻飽受淹水之苦。當地人也因此練就了一番處變不驚之道,「咦?雨下那麼大,會不會淹水?」大人打量著,叫小孩跑到鄰近鐵路,地勢更低窪的雜貨店,「看看老闆娘開始搬了沒?」
「已經搬了。」小孩大叫。
「搬到那裡?」
「在搬竹籃子。」竹籃子很輕,就堆在雜貨店騎樓。
「那還沒,過半個鐘頭再去看。」
等到水淹到雜貨店門口,長安路便要真正準備搬。有二樓的,家當往二樓搬,沒有二樓的,東西架高便可。早年淹水大抵是驟雨來襲,基隆河渲瀉不及而漫淹,淹過男人胸口已經很了不起。待到八○年代,淹水越來越嚴重,甚或淹到兩層樓高,居民生命財產飽受威脅,彼時要求治水的聲浪才全面高漲。
有了員山仔分洪之後,長安路逐漸擺脫淹水的陰影,但老一輩卻仍忘不了昔時夢魘:「哎唷,什麼照片全都淹『了了』,誰知那一天還會『做大水』?」
建築物還可見早年淹水的痕跡――長安路不少舊建築都已翻修成三、四層樓的透天厝,一樓卻都空著,住家主要的擺設全都在二樓。在汐止房價高漲的今日,形成一樓空蕩蕩的突兀影象。
受到大量開發影響,汐止有十年的時間深受淹水之苦。圖為五堵火車站淹水情形。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