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臺灣人的獨立自主和自由是兩岸關係的第一價值
維護臺灣人的獨立自主和自由是
兩岸關係的第一價值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新臺灣國策智庫諮詢委員兼兩岸關係組召集人
這次的論壇,我想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在座有美國的華人,也有臺灣人,臺灣人當中也有主張統一的,也有像我這樣支持獨立的。但是,我們對於基本的統獨的定義,那怕是統派或是獨派的,各自內部也都有不同的爭論。這代表臺灣在民主化後,這二、三十年的政治發展過程當中,統獨的觀念是隨著兩岸關係和臺灣所處在的國際形勢而不斷地變化的。我們過去的觀念當中,統派是要反攻中國大陸,解救大陸同胞。可是,臺灣民間的印象裡,現在統派變成紅統,不反共了,反而擁抱共產主義和專制主義。在大街小巷,甚至總統府前面,大家都可以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在飄揚。過去很多人認為獨派是中國共產黨、黨外、臺灣獨立運動三合一敵人的一面,會把臺灣命運葬送掉,可是中共卻認為蔡英文總統主張的維持現狀是一種柔性臺獨,不接受暗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這也是臺獨。所以,統獨的觀念現在在臺灣其實是非常混淆的。其實統獨都是解決臺灣人民集體生存問題的途徑,不論是統或獨,如果能夠保障臺灣的安全,保障臺灣現有的憲政民主的制度,保障我們的自由經濟,我相信透過民主自決的多數決方式,不論是統、獨,臺灣人民一定會在利害、損益的計算之下,做出他們的最終決定。然而不論是基於理性的計算,或是感性的衝動,最終經由憲政民主制度做成的決定,少數就應當要服從多數。
統獨如果是做為一種途徑、一種方式、一種手段的話,則關於終極目標,我們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我想應該回歸到作為一個人的本質問題。人的本質就是自由,不論是左派,或是憲政民主主義者,自啟蒙時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的各種觀念和價值體系,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人,與生俱來應該平等、自由,也許不是一個實際的狀況,但是,這是人類終極永遠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要先確定這個應然價值,接下來我們則要去克服現實、在客觀環境當中實現應然價值我們所面臨的障礙。這是人類歷史,浩浩湯湯,幾百年來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包括中國,包括臺灣,我們也是在人類文明的浪潮裡面奮鬥。一百二十年前,臺灣當時在抵抗日本人的侵略的時候,臺灣的先賢,包括丘逢甲,包括從中國來的官僚和知識份子,如唐景崧、陳季同等等,他們共同組織了臺灣民主國,在中國或華人的世界中,第一個揭櫫現代的憲政民主體制,講求權力分立,也提出人民自決的觀念,為的是在《馬關條約》當中被中國、日本聯合出賣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最終的自決權,用以爭取決定我們自己的前途。當時,在中國、臺灣海峽兩岸的知識份子和官僚精英共同的觀念當中,他們是希望把當時人類文明價值所提出來的憲政民主體制和國際法秩序,在臺灣有機會來實現,並以此換取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和同情。國際現實使得當時的臺灣民主國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被撲滅了,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承認和軍事援助,可是,這樣的革命精神,我們不要去嘲笑它的失敗,正就是這樣的精神,至少影響到丘逢甲,使他在逃回到中國大陸之後,在廣東省致力於興辦新學。後來,廣東省成為辛亥革命當中,最重要的革命主力之一,廣東省也在辛亥革命之後,宣佈獨立。所以,丘逢甲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是曾經兩次宣佈獨立建國的革命先賢,一次是臺灣民主國;一次是中華民國。這是一個傳統在四書五經成長的知識份子,當他面臨國家存亡,面臨人民的生計,面臨人類文化必須現代化的選擇的時候,他放棄中國傳統封建帝制專制的觀念,迎向現代的憲政民主,迎向現代國際法建構的國際社會秩序。這樣的精神,是今天在臺灣的我們要去學習的、要去追求的。如果今天為了臺灣人民共同的生存、共同的利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之下,臺灣究竟是要去迎接那個強國夢,還是要在臺灣安身立命,把我們自己先顧好,然後讓臺灣的經驗做為中國實施共產主義、專制主義的反證,也就是說,用以證明中國人或是華人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政治民主可以在臺灣實施成功,同樣的,在香港,在中國,也有機會,只要你有這個信念,有這個決心,踏出第一步。經過時間的淬鍊,不論付出多少的代價,總會走到像臺灣今天這樣的成就。也許臺灣還沒有到達理想,可是,那個目標已在前方,而這可是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從事三民主義革命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了,只是後來聯俄容共的關係,三民主義的內容做了一些改變,主要是在實踐的方法上引進了黨國體制,但還是承諾要還政於民的。我要提醒各位,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那個基本價值,在一百多年前,在臺灣民主國,在中國的辛亥革命就已經提出來了。
可是今天的中國竟然在走回頭路。為了保護中國百年憲政共和的香火,我們必須把臺灣保護住,不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黨國專制體制併吞掉,而取法前人的智慧和文明的方法,就是引進國際的正義力量共同來保衛臺灣,而這就要讓臺灣繼續維持在國際社會當中,讓臺灣人在國際社會中能夠平等地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民共同參與國際事務。而集體參與國際社會的基本資格是:你必須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法人。至於國家名稱是什麼?我想對我們來講,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最根本的價值是在於人,自由的人,臺灣的人,我們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國民,我們的生存,這最重要。而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種狀況,我的價值判斷是保衛臺灣的獨立自主和自由的現狀為優先。這是我的基本看法。
(整理自在美國中美論壇社2018年臺海兩岸訪問團2018年4月7日假臺北市臺大校友會館主辦《傾聼兩岸心聲,交流世界大勢》座談會上的發言)
兩岸關係的第一價值
曾建元
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新臺灣國策智庫諮詢委員兼兩岸關係組召集人
這次的論壇,我想是非常有意思的。我們在座有美國的華人,也有臺灣人,臺灣人當中也有主張統一的,也有像我這樣支持獨立的。但是,我們對於基本的統獨的定義,那怕是統派或是獨派的,各自內部也都有不同的爭論。這代表臺灣在民主化後,這二、三十年的政治發展過程當中,統獨的觀念是隨著兩岸關係和臺灣所處在的國際形勢而不斷地變化的。我們過去的觀念當中,統派是要反攻中國大陸,解救大陸同胞。可是,臺灣民間的印象裡,現在統派變成紅統,不反共了,反而擁抱共產主義和專制主義。在大街小巷,甚至總統府前面,大家都可以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五星紅旗在飄揚。過去很多人認為獨派是中國共產黨、黨外、臺灣獨立運動三合一敵人的一面,會把臺灣命運葬送掉,可是中共卻認為蔡英文總統主張的維持現狀是一種柔性臺獨,不接受暗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一個中國原則,這也是臺獨。所以,統獨的觀念現在在臺灣其實是非常混淆的。其實統獨都是解決臺灣人民集體生存問題的途徑,不論是統或獨,如果能夠保障臺灣的安全,保障臺灣現有的憲政民主的制度,保障我們的自由經濟,我相信透過民主自決的多數決方式,不論是統、獨,臺灣人民一定會在利害、損益的計算之下,做出他們的最終決定。然而不論是基於理性的計算,或是感性的衝動,最終經由憲政民主制度做成的決定,少數就應當要服從多數。
統獨如果是做為一種途徑、一種方式、一種手段的話,則關於終極目標,我們要追求的到底是什麼呢?我想應該回歸到作為一個人的本質問題。人的本質就是自由,不論是左派,或是憲政民主主義者,自啟蒙時代以來,人類文明發展的各種觀念和價值體系,都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之上。人,與生俱來應該平等、自由,也許不是一個實際的狀況,但是,這是人類終極永遠追求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要先確定這個應然價值,接下來我們則要去克服現實、在客觀環境當中實現應然價值我們所面臨的障礙。這是人類歷史,浩浩湯湯,幾百年來所共同追求的目標。包括中國,包括臺灣,我們也是在人類文明的浪潮裡面奮鬥。一百二十年前,臺灣當時在抵抗日本人的侵略的時候,臺灣的先賢,包括丘逢甲,包括從中國來的官僚和知識份子,如唐景崧、陳季同等等,他們共同組織了臺灣民主國,在中國或華人的世界中,第一個揭櫫現代的憲政民主體制,講求權力分立,也提出人民自決的觀念,為的是在《馬關條約》當中被中國、日本聯合出賣的時候,我們還有一個最終的自決權,用以爭取決定我們自己的前途。當時,在中國、臺灣海峽兩岸的知識份子和官僚精英共同的觀念當中,他們是希望把當時人類文明價值所提出來的憲政民主體制和國際法秩序,在臺灣有機會來實現,並以此換取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和同情。國際現實使得當時的臺灣民主國在很短的時間之內被撲滅了,沒有得到任何一個國家的外交承認和軍事援助,可是,這樣的革命精神,我們不要去嘲笑它的失敗,正就是這樣的精神,至少影響到丘逢甲,使他在逃回到中國大陸之後,在廣東省致力於興辦新學。後來,廣東省成為辛亥革命當中,最重要的革命主力之一,廣東省也在辛亥革命之後,宣佈獨立。所以,丘逢甲在中國的歷史當中,是曾經兩次宣佈獨立建國的革命先賢,一次是臺灣民主國;一次是中華民國。這是一個傳統在四書五經成長的知識份子,當他面臨國家存亡,面臨人民的生計,面臨人類文化必須現代化的選擇的時候,他放棄中國傳統封建帝制專制的觀念,迎向現代的憲政民主,迎向現代國際法建構的國際社會秩序。這樣的精神,是今天在臺灣的我們要去學習的、要去追求的。如果今天為了臺灣人民共同的生存、共同的利益,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旗幟之下,臺灣究竟是要去迎接那個強國夢,還是要在臺灣安身立命,把我們自己先顧好,然後讓臺灣的經驗做為中國實施共產主義、專制主義的反證,也就是說,用以證明中國人或是華人的儒家文化和西方的政治民主可以在臺灣實施成功,同樣的,在香港,在中國,也有機會,只要你有這個信念,有這個決心,踏出第一步。經過時間的淬鍊,不論付出多少的代價,總會走到像臺灣今天這樣的成就。也許臺灣還沒有到達理想,可是,那個目標已在前方,而這可是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從事三民主義革命的時候,就已經提出來了,只是後來聯俄容共的關係,三民主義的內容做了一些改變,主要是在實踐的方法上引進了黨國體制,但還是承諾要還政於民的。我要提醒各位,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那個基本價值,在一百多年前,在臺灣民主國,在中國的辛亥革命就已經提出來了。
可是今天的中國竟然在走回頭路。為了保護中國百年憲政共和的香火,我們必須把臺灣保護住,不要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黨國專制體制併吞掉,而取法前人的智慧和文明的方法,就是引進國際的正義力量共同來保衛臺灣,而這就要讓臺灣繼續維持在國際社會當中,讓臺灣人在國際社會中能夠平等地和世界上的其他人民共同參與國際事務。而集體參與國際社會的基本資格是:你必須是一個國家,一個國家法人。至於國家名稱是什麼?我想對我們來講,並不是那麼重要,因為最根本的價值是在於人,自由的人,臺灣的人,我們怎麼樣去保護我們的國民,我們的生存,這最重要。而當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這種狀況,我的價值判斷是保衛臺灣的獨立自主和自由的現狀為優先。這是我的基本看法。
(整理自在美國中美論壇社2018年臺海兩岸訪問團2018年4月7日假臺北市臺大校友會館主辦《傾聼兩岸心聲,交流世界大勢》座談會上的發言)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