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齡農夫,跟得上數位的時代?
記者:邱顯明
一個月前,花東縱谷稻田才開始收割,如今多數水田已經翻耕,很快就要插秧。相對60年代農村,割稻、插秧要好幾個月,面對數位時代快速變遷農村,高齡化農民跟得上嗎?
花蓮縣玉里鎮最具代表性的源城農地重劃區,及週邊約千公頃農田,上個月十七日開始有人收割。現在,整個區塊幾乎都已收割,部份水田已經翻耕,育苗場秧苗已經萌芽,很快就要插秧。
步調這麽快,主要是農機效率高,割稻機一天可割四公頃,這是指在正常工作時間,必要時晚間可以割到十二點。這在以前人工腳踩機器桶的割稻時代,是難以想像的事。
翻耕,以前從水牛犁田到打碌碡有四道程序,費工費時,現在曳引機一台做到底,快又省工,插秧時間早且短;機耕取代了大部份人力,接著數位農耕也步步進逼。
最具代表性的是噴藥。水稻病蟲害很多,一期二到三次施藥很正常;但有稻田一期噴十三次藥的,相當於十幾天就噴一次。噴藥原來由人背著噴筒,走在田裡噴藥,接著由強力馬達取代,雖然效率很高,但還是要二到三個人手。
最近的方式是用無人機,甚至是迷你無人直昇機噴藥。無人機用小電腦控制,要它起飛在半空中作業,還得和衛星相連,也要看天氣行事。年輕人很快上手,老農夫尤其是不經常使用數位產品的,怎麽說,怎麽教,他們也很難讓飛機飛起來。
數位已和農村連結,即便行銷也要用到。但農村人口老化,高齡農夫要用數位產品,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現在老的,就是以前年輕的;現在年輕的,也將是未來老的。習慣上,數位時代的年輕農夫,以後可以跟著變遷進入情況,但現在的老農夫,要進入數位就很困難。
數位時代的農村,年輕農民或團隊可以耕作二、三十甲農地,但有許多老農民仍在耕一、二甲甚至幾分地的水田,這種耕作方式,都只能維持起碼生活,甚至要虧錢在種作,官方有必要再努力,提出誘因輔導這類農民放下,田讓年輕的來耕。
年輕的農民想擴大經營規模,但苦於找不到農地;官方先前推出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雖然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從數位農業的時代方向看,除大面積的耕種,台灣農業有何前景?
一個月前,花東縱谷稻田才開始收割,如今多數水田已經翻耕,很快就要插秧。相對60年代農村,割稻、插秧要好幾個月,面對數位時代快速變遷農村,高齡化農民跟得上嗎?
花蓮縣玉里鎮最具代表性的源城農地重劃區,及週邊約千公頃農田,上個月十七日開始有人收割。現在,整個區塊幾乎都已收割,部份水田已經翻耕,育苗場秧苗已經萌芽,很快就要插秧。
步調這麽快,主要是農機效率高,割稻機一天可割四公頃,這是指在正常工作時間,必要時晚間可以割到十二點。這在以前人工腳踩機器桶的割稻時代,是難以想像的事。
翻耕,以前從水牛犁田到打碌碡有四道程序,費工費時,現在曳引機一台做到底,快又省工,插秧時間早且短;機耕取代了大部份人力,接著數位農耕也步步進逼。
最具代表性的是噴藥。水稻病蟲害很多,一期二到三次施藥很正常;但有稻田一期噴十三次藥的,相當於十幾天就噴一次。噴藥原來由人背著噴筒,走在田裡噴藥,接著由強力馬達取代,雖然效率很高,但還是要二到三個人手。
最近的方式是用無人機,甚至是迷你無人直昇機噴藥。無人機用小電腦控制,要它起飛在半空中作業,還得和衛星相連,也要看天氣行事。年輕人很快上手,老農夫尤其是不經常使用數位產品的,怎麽說,怎麽教,他們也很難讓飛機飛起來。
數位已和農村連結,即便行銷也要用到。但農村人口老化,高齡農夫要用數位產品,還有許多困難要克服。現在老的,就是以前年輕的;現在年輕的,也將是未來老的。習慣上,數位時代的年輕農夫,以後可以跟著變遷進入情況,但現在的老農夫,要進入數位就很困難。
數位時代的農村,年輕農民或團隊可以耕作二、三十甲農地,但有許多老農民仍在耕一、二甲甚至幾分地的水田,這種耕作方式,都只能維持起碼生活,甚至要虧錢在種作,官方有必要再努力,提出誘因輔導這類農民放下,田讓年輕的來耕。
年輕的農民想擴大經營規模,但苦於找不到農地;官方先前推出的小地主大佃農政策,雖然有許多不同的聲音,但從數位農業的時代方向看,除大面積的耕種,台灣農業有何前景?
-
新型割稻機電腦操作,有空調,割稻速度很快。
-
這種無人機用在施藥,施肥上,效率很高,但老農夫不會操縱。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文 化、
@老邱
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