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變絲瓜絡——巧手的傑作!

2017.12.03 | 18:50 PM    作者 │ 藍豚    報導地點 │ 雲林縣    瀏覽次數 │ 2,882 檢舉文章
西螺東市場在六、七年前廢棄多年,原本就要被拆掉改建停車場,後來靠著螺陽文教基金會落力奔走之下,將原始的果菜市場改造成具有特色的文創市場。這裡的每一間文創小店,都有它獨特的豐富性。後來在政府的補助下,找尋到有才能的創作家進駐,這裡最大的特色就是創作者本身居住在此,用當地素材做媒介,連結社區文化與外來遊客做分享。在地文創商品還成了雲林十大伴手禮之一呢!沿路走過東市場,遊客可以到感受當地人的濃厚的溫度。

今天要介紹的是在東市場角落用絲瓜絡製成品的創作者Nancy。她一開始是用布匹剪貼花畫,做客家花布,後來申請到專利來這裡推廣。因緣際會回到自己的家鄉雲林,發現在地種植很多絲瓜,加上親朋好友不時贈送,在家裡裁剪,喜歡自己動手嘗試各種材料當素材的Nancy,意外察覺絲瓜的紋路很特別,就一頭栽進來,開始摸索,了解纖維的特質,逐漸演變做成各種讓人家欣賞及使用的精美作品,獲得很多遊客的迴響。「一般人只知道絲瓜可以洗碗,他們一看到就會很驚嘆說:哇!絲瓜也可以做成那麼多元的作品!」經過Nancy的巧手,絲瓜不只可以做成植栽、貓頭鷹、吊飾燈、立燈、扇子,還有其他裝飾等,結合天然種子,加以變化,做成各種不同的成品。「所以大家就會跟我互動,話題更多,在這個領域交到更多的同好、可以交心的朋友。」她樂於分享轉行後找到自己興趣的喜悅。

詢及是否有學過藝術的背景,Nancy笑著說:「很多遊客也都會問我以前是不是唸設計,或是有關美學的課程,其實沒有,純粹是興趣。」一條絲瓜布,剛從市場買回來時很硬,她就會開始泡水,軟化之後曬乾才開始剪開製作。一個小的作品至少要經歷三個月才算完成。處理的前置作業比較困難,去殼、剪有時都會傷到手,但她並不在意。從她身上,我們看到興趣會挖掘一個人本身潛在的力量出來。拉開木門,進入眼簾的全是曬乾的絲瓜絡造型,Nancy用絲瓜布媒合稻草、種子、金屬來發想,把自己的創作的主題鎖定在絲瓜絡,讓客人一目了然。「我很喜歡用絲瓜為主,其他的素材為輔,創造出不同的產品,這是我最大的成就,我喜歡去嘗試。」

Nancy很享受在天馬行空的創作裡,有些遊客看到素材很特別,會用懷疑的眼光詢問她,這些都是她一人做的?經過多次的解釋,她回過頭打趣的反問顧客,「為什麼你覺得不是我做的呢?」後來她了解了,因為她看起來比較時髦,比較像都市的人。「他們會有既定的模式在,看起來就是秀秀氣氣的人,這種要動手做來做去的工作,不太相信是我一個人完成的,所以會有一個錯誤的美麗。」

到底藝術品會有多少人買?這是Nancy多年下來的心得。「藝術一定要結合實用,才會有購買價值。」遊客來自各地,幾乎都是靠媒體宣傳。東市場的文創產品有各自的特質,非常多元且可看性高。她希望大家一起耕耘,把驚奇和喜悅帶給更多人一起來分享。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

我要贊助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新聞編號
1223
新聞標題
百變絲瓜絡——巧手的傑作!
記 者

贊助者資料填寫

姓 名
手 機
E-mail
贊助金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