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影像就有記憶」 導演李孟哲分享紀錄片的誕生歷程

2017.10.15 | 13:05 PM    作者 │ 小耕    報導地點 │ 雲林縣 虎尾鎮    瀏覽次數 │ 3,829 檢舉文章
導演李孟哲專心聆聽學員發問
即使昨天(10/14)在虎尾的雨勢很大,仍有串樓口社群平台活動長黃淑玲口中的「鐵粉」到場朝聖的演講者是誰呢?由串樓口社群平台主辦的《雲林好事要花聲──媒體識讀與公民記者培訓營》在昨天下午邀請紀錄片導演李孟哲在虎尾蓋亞基地為學員分享拍攝紀錄片的經驗與介紹。李孟哲從小時候就用教會送的相機記錄當時的生活點滴,培養觀察人事物的敏銳度。到了大四那年開始接觸紀錄片,並以《我們的外婆家與外婆》奪下當年的金穗優等8mm紀錄片獎,從此踏上了紀錄片導演這條路。







  • 日治時期的農民曆

    有影像就有記憶

    「這是我的雲林經驗!」透過幻燈片的撥映,李孟哲將照片中的故事娓娓道來。在斗六長大的他和學員們分享很多小時候的照片,除了有自己拍攝的作品外,還有很多外公外婆的照片,記錄了日治時期的一戶人家的生活點滴,像是外公的日記都有被完整的保留下來。「有影像就有記憶」,李孟哲說我們可以透過日記了解在大時代的脈絡下,生活在其中的人物縮影,是很珍貴的史料。即使幻燈片在八八風災被水泡過後已經褪色,依然還是可以為世人呈現可辨識的樣貌,繼續記錄著拍照當下的記憶。


  • 民國初年的刺繡作品

    紀錄片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

    「紀錄片是對真實事物做一種有創意的處理」李孟哲引用紀錄片之父約翰格里遜的話為紀錄片賦予精準的定義,他強調「真實」在拍攝紀錄片時是很重要的原則,為了確保真實,在拍攝前必須做好功課,例如詳盡的田野調查可以讓拍攝者了解完整的事件樣貌,豐富紀錄片的廣度和深度。拍攝紀錄片的過程中必須呈現拍攝者的個人觀點,除了思考呈現什麼樣的觀點外,在拍攝的過程中也要覺察自己以什麼樣的姿態涉入其中,這樣會對紀錄片造成什麼影響,「拍攝紀錄片是個自我觀照的過程」,他說。
  • 導演李孟哲(中)介紹紀錄片拍攝過程

    紀錄片就是去拍吧!現場就會教你

    在最後的問答時間,串樓口社群平台社長莊豐嘉提問如何透過紀錄片改變社會,並以前年反口湖火葬場的例子鼓勵口湖的年輕人黃昱鎮拍攝相關的紀錄片讓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不過李孟哲和黃昱鎮則表達在執行的過程中有很大的困難。而社長則希望黃昱鎮能找更多的人一起為這個議題做其他事,例如辦攝影展,繼續發揮社群的力量為口湖帶來正向的改變。

    雲林故事館的員工吳怡璇請李孟哲為故事館正在討論的老照片徵集活動給予建議,他提到老記者、老相館、老醫生及教堂是不錯的照片來源,如果要辦展覽的話可以以「人」為主題策展,例如從以前的婚紗照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對婚禮的想像。

    「紀錄片就是去拍吧!現場就會教你」李孟哲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尤其是現在的拍紀錄片的門檻很低」,他建議學員找到有趣的題目和觀點,而在地的公民記者因為對地方比較熟悉,更能夠找到適合的觀點陳述當地的故事,「紀錄片和串樓口訓練的公民記者就是要與地方做連結、深耕和合作」他最後以這段話勉勵學員繼續讓地方的故事讓更多人看見。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回應

我要贊助

好文章需要您的支持
新聞編號
1166
新聞標題
「有影像就有記憶」 導演李孟哲分享紀錄片的誕生歷程
記 者

贊助者資料填寫

姓 名
手 機
E-mail
贊助金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