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推廣在地植物染產業的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新北市鄉土文藝推廣協會 http://www.villageart.com.tw,成立於2006年春天,位在新北市新店區碧潭西岸,目前從事天然「植物染」染織工藝,參與勞委會多元就業開發方案、植物染工藝研究所培育計畫,以及文建會等單位輔導植物染相關工作。我們以純天然的植物染素材為染色原料進行布材與線材之染色,並藉以傳統地方編織技術完成植物染特色手工藝品。我們致力追求植物染產品的精緻細膩度,並試著找尋植物染文化傳承與生活時尚共存的可能性。
染織工藝為工藝之上乘工藝,亦為生活工藝之一;本協會因位處於都會區邊緣,結合名勝文化古蹟景點如碧潭、太平宮、獅仔頭山等景點推展植物染社區特色文化,加上山區豐富的植物染天然染色植物及天然纖維植物,本會計畫藉由此天時、地利之優越環境發展在地化、天然性、手工感之染之工藝植物染。
■ 推展之目的
一、接續地方產業的開發歷史:
本地區開發約兩百年,早期主要產業為樟腦業、製藍業、製茶業、柑橘業、煤炭業等,其中製藍業即為本地區開發之先驅產業,至今仍在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六池青礐遺址。同時從耆老鍾天來口述歷史中得知六十多年前,本區有日本染色專家前來指導染色技術之事,使得山區老居民仍對染料植物懷有濃厚的感情。過去在佃農農閒季節,也有些採集構樹皮輸往外地造紙之傳說,亦可說明本地區染色與纖維資源之豐富,開發纖維之應用,不但在盡地利,同時亦為接續產業之創意發展。
二、導引待業婦女投入工藝產業:
新店山區多散居,市區多為集合住宅,生活空間與生活型態雖然有別,但皆存在不少待業人口,其中以婦女待業者最多。由於處在台北城市邊緣,待業人口除有生活迫切需要者外,一般多以家管為主。家管之外,兼職機會很少。發展社區染織工藝,應可吸納部分待業婦女投入,再造其第二專長,增加其在經濟社會職場競爭能力。
三、整合地方豐富的工藝資源:
(一)天然資源
本地區的丘陵地廣大,纖維植物種類繁多,包括苧麻、構樹、山芙蓉、瓊麻、鳳梨、芒萁、月桃、香蕉、黃藤、棕櫚、山棕、稻草、絲瓜絡、竹籜、檳榔籜及十多種竹類;還有許多可供造紙的韌皮樹種,織物纖維與紙類纖維的來源不虞匱乏。
此外,染色資源也很豐富,包括馬藍、薯榔、楊梅、木苧麻、白匏子、羊蹄、柳樹、楓樹、樟樹、枇杷、五倍子、野桐、艾草、野牡丹、馬櫻丹、粗糠柴、赤楊、栓皮櫟、九芎、烏?、杜英、李、桃、梅、杏、欖仁樹、埔鹽、福木、相思樹、山黃梔、紅楠、苦楝等,大約有七、八十種天然染料,染色色相頗為完整齊全。
(二)人力資源
二十年前,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住進新店美城里,展開天然纖維與天然染料之研究,當時其研究模本約近半數即取自新店之山區,目前他們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去年他們籌組了「臺灣染織藝術協會」並擔任理事長職務,努力推展纖維工藝。從他們及染織藝術協會投入輔導後,輔導專業人才已頗充沛,不論學理、技術、設計、應用皆能獲得專業人才支持,將可對協會工藝產生良好的導引」。
協會本著生態環境保育與植物染工藝傳承的理念,確實操作實用植物染方法建染,用有機媒染的方式操作植物染,並利用枯落葉與根莖類等為植物染染材,以多媒多染,充分漂洗,染出最美麗的色彩植物染。四年來我們不斷努力復育植物,尋找自己的色彩與特色植物染,希望獲得更多的認同與計畫,輔導社區婦女之專長,創造二度就業機會,並將所得再回歸於社區的發展。
時代滾輪快速的轉動、科技的發明迅速的更替,人類舊有植物染文化及工藝技術已在人們的生活中逐漸淡忘及逐漸式微;近年來因文明病日益嚴重,大家開始思考、探討問題的癥結,最後結論認為自然植物染是最適合、最好的選擇,於是開始找尋接近自然、走入自然的途徑。
「染織工藝」中之梭織工藝,一般認定是原住民特有工藝,但經過田調後發現,我們漢民族早期的線材、布塊都是相同方式產生,只是因文明及科技的發展,基本手工藝已被機器、電腦科技取代,生產出更細膩、更多元、更多變化的產品。
染織工藝為工藝之上乘工藝,亦為生活工藝之一;本協會因位處於都會區邊緣,結合名勝文化古蹟景點如碧潭、太平宮、獅仔頭山等景點推展植物染社區特色文化,加上山區豐富的植物染天然染色植物及天然纖維植物,本會計畫藉由此天時、地利之優越環境發展在地化、天然性、手工感之染之工藝植物染。
■ 推展之目的
一、接續地方產業的開發歷史:
本地區開發約兩百年,早期主要產業為樟腦業、製藍業、製茶業、柑橘業、煤炭業等,其中製藍業即為本地區開發之先驅產業,至今仍在獅仔頭山山腳留下一組六池青礐遺址。同時從耆老鍾天來口述歷史中得知六十多年前,本區有日本染色專家前來指導染色技術之事,使得山區老居民仍對染料植物懷有濃厚的感情。過去在佃農農閒季節,也有些採集構樹皮輸往外地造紙之傳說,亦可說明本地區染色與纖維資源之豐富,開發纖維之應用,不但在盡地利,同時亦為接續產業之創意發展。
二、導引待業婦女投入工藝產業:
新店山區多散居,市區多為集合住宅,生活空間與生活型態雖然有別,但皆存在不少待業人口,其中以婦女待業者最多。由於處在台北城市邊緣,待業人口除有生活迫切需要者外,一般多以家管為主。家管之外,兼職機會很少。發展社區染織工藝,應可吸納部分待業婦女投入,再造其第二專長,增加其在經濟社會職場競爭能力。
三、整合地方豐富的工藝資源:
(一)天然資源
本地區的丘陵地廣大,纖維植物種類繁多,包括苧麻、構樹、山芙蓉、瓊麻、鳳梨、芒萁、月桃、香蕉、黃藤、棕櫚、山棕、稻草、絲瓜絡、竹籜、檳榔籜及十多種竹類;還有許多可供造紙的韌皮樹種,織物纖維與紙類纖維的來源不虞匱乏。
此外,染色資源也很豐富,包括馬藍、薯榔、楊梅、木苧麻、白匏子、羊蹄、柳樹、楓樹、樟樹、枇杷、五倍子、野桐、艾草、野牡丹、馬櫻丹、粗糠柴、赤楊、栓皮櫟、九芎、烏?、杜英、李、桃、梅、杏、欖仁樹、埔鹽、福木、相思樹、山黃梔、紅楠、苦楝等,大約有七、八十種天然染料,染色色相頗為完整齊全。
(二)人力資源
二十年前,染織工藝家陳景林、馬毓秀夫婦住進新店美城里,展開天然纖維與天然染料之研究,當時其研究模本約近半數即取自新店之山區,目前他們的植物染色與纖維研究已有重大進展,《大地之華》上下冊與《植物鍊金術》、《染織編繡巧天工》等專書,已對台灣染織界提供了良好的教材,去年他們籌組了「臺灣染織藝術協會」並擔任理事長職務,努力推展纖維工藝。從他們及染織藝術協會投入輔導後,輔導專業人才已頗充沛,不論學理、技術、設計、應用皆能獲得專業人才支持,將可對協會工藝產生良好的導引」。
文章贊助累積金額:NT$0
#市 集、
回應